老年大学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老年团体 -- 老年大学 -- 正文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依托高校资源 办活老年大学——华侨大学老年大学发展24周年侧记

发布日期:2023-12-03  点击量:

高校开办老年大学,并非新生事物。但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依然坚持办学,且办出活力、办出特色,则彰显了一所大学的社会担当与责任。华侨大学直属于中共中央统战部,以“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秉承“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积淀出“一元主导、多元融合、和而不同”的文化特质。在这片因侨而立的沃土上,华侨大学老年大学早在上世纪末便化茧成蝶。该校成立于1999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教学内容已从刚开始依托校医院的健康课程起步,拓展至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服装戏曲、光影艺术、体育健身、卫生健康、智慧生活等多个领域;柔力球、排舞、信息生活等课程成绩斐然,多次在国家、省、市级各类竞赛与评优中摘金夺银。 

华侨大学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所在地

高校办老年大学,并非学校的主业,更非建设发展中的规定动作。但华大人为什么要办老年大学?如何能办出成效?这些是我们曾经深思过的问题。我们首先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认清了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是厘清了工作思路,摆正了老年大学办学与学校建设发展的关系;三是着眼于高校的特点,构建了与地方老年大学不同的办学体制。具体做法如下:

一、学校高度重视,确立了老年大学的特殊地位。

我校老年大学属于老年团体性质,未设专职管理人员,挂靠在华侨大学离退休工作处。组织机构由学校发文确立,由退休的校级(厅级)领导担任校长,遴选具有教学管理经验的退休教师担任副校长兼教务长,校务委员会成员由各班级的骨干学员或助教组成。学校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设立老年大学专项经费。明晰的顶层设计,完整的组织结构,确立了老年大学的办学框架。老年大学现任校长为华侨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朱琦环,数学科学学院退休教师陈幼鸣担任副校长兼教务长。

二、精心策划教学内容,确保老年大学办学水平。

一是注重引导、有的放矢。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给予引导,提前解决好主观意愿与客观条件的统一问题;针对现实需求,早早地把信息时代必需的智慧生活内容引入课堂,受到老同志欢迎,以此为主体的“打开数字大门·享受智慧生活”项目获评省级优质工作案例。二是大力协助、未雨绸缪。克服重重困难,悉心协调师资问题,妥善解决在职教师任教事宜、外聘教师课酬难题,提前做好年度经费预算等。三是教学相长,全程管理。在实践性强的技能课程上,成效尤为突出。

三、资源统筹共享,确保老年大学良性运作。

第一,教学空间方面。老年大学设于老年活动中心椿萱楼内,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曾亲自参加该大楼奠基。该楼由离退休工作处管理,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为中庭式四层结构。楼内有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厅、大小会议室,以及供书画、音乐、手工教学的专用教室。第二,师资储备方面。作为综合性大学,学校为老年大学建立了雄厚的师资库,一批批热心服务、甘于奉献的教师们长年活跃于老年大学的课堂。第三,经费统筹方面。除学校拨付的专项经费外,离退休工作处亦全盘统筹,在财力上支持老年大学发展。

四、开创终身学习课堂,创建老有所学阵地。

遵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坚持开展以“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办学活动,把老年大学的课堂建设成为老同志重要的活动阵地、学习阵地,努力践行终身教育理念。虽然我们离退休教职工总数与校外相比微不足道,但跨入本校老年大学课堂的学员比例居校内所有老年团体常规活动之首,超过可入学人数的60%以上;学员构成亦分布全面,涵盖党政干部、专任教师、教辅职工。二十多年来,老年大学已然成为老同志关注的焦点和向往的乐土。目前,每学期开设约10门课程,以人文社科为主,兼顾多样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理论型与技能型相搭配,寓教于乐,把快乐学习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于2006年10月正式启用,随着厦门校区的退休教职工人数与日俱增,他们对于老年大学在厦门校区开设教学班级的愿望日益迫切。自2021年起,随着柔力球运动的兴起,柔力球班首先在厦门校区应运而生。在离退休处的努力和协调下,老年大学在厦门校区已经解决了课堂教学的难题,现在共开设了柔力球、手机摄影、排舞、合唱四个班级,实现了厦门校区老年大学办学从无到有、由小渐大的飞跃,形成了老年大学“一校两区”的新格局。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站在中国老年教育事业开创40周年这一新起点上,华侨大学老年大学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老年大学的办学征程中,坚定办学方向、坚持政治引领、坚守敬老阵地,助力更多新时代老年人“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再创终身教育的新篇章。

(原载于《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23.11,作者:李辉)

版权所有 华侨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邮编:362021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城华北路269号    邮箱:ltc@hqu.edu.cn   闽ICP备11002060号-4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